卷首语
百廿京师滋兰蕙,双甲木铎振新声。为庆祝北京师范大学120周年校庆,传承师大精神,凝聚校友力量,拓宽学生就业视野,提升学生职业发展素养,党委学生工作部、校友会联合学部开展“扬帆风起百廿至,职向未来耀华年”校友生涯访谈活动。
校友简介
马彦伟,5848vip威尼斯电子游戏(原资源学院)生态学专业2002级硕士生,师从康慕谊教授。2005年毕业,加入阿拉善SEE(Society of Entrepreneurs & Ecology)生态协会工作,后成为阿拉善SEE项目办负责人。2007-2008年,加入香港乐施会,负责西北地区农村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的支持网络。2011年,于阿拉善SEE离职,创办泉心可持续发展中心,主要方向为乡村NGO人才培养。2015年,创建生态农业公司:阿拉善致良田生态农场,在阿拉善地区开始生态农业的实践。
(一)
黑龙江哈尔滨的黑土地,宽阔深厚,承载着马彦伟的童年。小时候的马彦伟,格外喜欢在户外玩耍,贴近大自然,跑跑跳跳、浑身泥土也不在意——这种对大自然本能的亲近似乎对他后来专业和职业的选择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名北师大生态学专业的学生,硕士期间马彦伟的兴趣与选择似乎有些“另类”。不想简单的从众于同年级大多数同学的就业选择,马彦伟更加希望能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职业道路。就像他自己所说的,“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但知道自己不想做什么”。
硕士期间,马彦伟修读了王平老师生态学的课程。在课程中,马彦伟接触到了一位大自然保护协会(TNC, The Nature Conservancy)的学者。这位学者以自身经历讲述了如何利用生态学方法做生态保护,这激发了马彦伟的兴趣,也让他逐渐找到了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我们希望中国经济愈来愈发达,人民愈来愈富裕,我们希望人与人之间更加友好和善,我们希望中华大地山清水秀,一片生机勃勃,我们希望世界人民共同生活在一个美丽的地球村上,我们梦想一个人人有机会实现自己心愿的大同世界……”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阿拉善宣言》,就是这样一个致力于阿拉善等地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团体吸引了马彦伟的目光。正巧,阿拉善SEE在招募阿拉善志愿者,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将马彦伟第一次带到了阿拉善土地上。这一初遇的契机里,仿佛揭示了命运绝妙的安排——他选择了阿拉善,阿拉善也选择了他。
2004年在阿拉善做志愿者的马彦伟
2005年从北京师范大学生态学硕士毕业后,马彦伟便正式加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工作,后成为SEE阿拉善项目办负责人,带领团队在阿拉善地区进行荒漠化地区生态保护。
2005年硕士毕业答辩时的马彦伟(左:康慕谊教授;右:马彦伟)
在阿拉善工作期间,马彦伟忽然发现自己有了创业的想法。抉择之下,他选择放弃这份具有发展前景的工作。2011年,马彦伟创办了泉心可持续发展中心,主要方向为乡村NGO人才培养;2015年,创建了阿拉善致良田生态农场,在阿拉善地区开始生态农业的实践,一直坚持至今。目前,阿拉善致良田生态农场的业务板块主要分为生态农业和自然教育研学两个方向。
(二)
阿拉善最终留下了马彦伟,那致良田就是马彦伟耕种梦想的地方。马彦伟说,“致良田的‘致’是实现的意思,去实现你知道对的事情”。
阿拉善在内蒙古最西端,是茫茫戈壁大漠的最南部分。在阿拉善的十多年,马彦伟发现,荒漠化的环境问题,农业开垦占了三分之一左右的权重。而常规农业的方式,更容易让土地进一步沙化和盐碱化。在荒漠地区开展生态农业,则可以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地下水利用、减少土壤盐碱程度。
可是,如何帮助阿拉善60多万亩现有耕地找到更可持续的耕作种植方式呢?马彦伟和致良田团队身后一群热爱、支持环保和生态农业的专家、志愿者决定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推广发起西北新农人网络。
致良田农场除了生产功能之外,最主要的是发挥生态农业适合作物和技术的试验与示范作用。通过自有基地生产与实验示范生态农业的技术与种植,推广阿拉善农牧民参与合作,利用公众参与和环境教育的方式探索创新的解决方案,开拓在阿拉善地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在农田耕作时的马彦伟(左)
虽然,农产品种植投入成本大,周期长,存在比较高的风险。但是,马彦伟认为自己是以使命感来做这件事。他希望通过团队的努力,让阿拉善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六年的耕耘,致良田不仅从最初的40亩实验田发展为如今的1000亩,种出高产、节水、“香喷喷”的小米,实现了扭亏为赢,更带动了数十户农户改变传统耕种方式,发展了节水农业,使农户增产增收。
农业的成功让马彦伟意识到:不仅要带动当地农民参与,还要让更多的人了解阿拉善、了解生态农业。几年来马彦伟面向大小朋友举办了多场农业研学、沙漠观光等活动,让他们到沙漠中走一走,进农场看看,了解生态农业。
致良田的研学活动
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来到阿拉善、来到致良田,了解他们的故事。但马彦伟对于宣传仍是“固执的”。马彦伟说:“推广宣传上我们是零成本的,要让我们付费才给我们宣传的,我们完全都是拒绝……我们相信,只有用真诚的方式传递出去,才会被别人看见和接受。”
这种“固执”也是他多年坚持生态农业的动力。身边的朋友多劝他将重心转换到收益更好、回报更快的农业研学上。的确,“农业与研学两个板块上的投入大概是五比一,从利润的角度来说,农业不如研学这是一个事实”。即便是这样,马彦伟仍选择将未来的工作重心投入到农业上,希望通过努力实现他的愿望。
(三)
创业从不一帆风顺,挑战仍然纷至沓来。刚刚过去的2020年与2021年里,马彦伟方实现收支平衡的生态农场和依赖于实地开展的研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疫情的影响。
农业产品的产量与品质本就受到每年气候的极大影响,而讲求生态效益的致良田农场也存在高投入、低利润的特性,困难重重的经营在疫情的打击下似乎更加不乐观:生态农业在生产用工上愈发复杂,消费下行导致的产品需求降低,产品的包装、快递等后续程序受到限制……马彦伟在自己的公众号中感叹,如果是蜜瓜成熟的七八月份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给农场带来的损失可能是致命的。
而致良田的研学项目以实地探究为特色,由于疫情,2021年农场的研学项目也砍掉了近一半。对于创业者来说,生态农业与研学两个方面的双重打击足以使一个人焦虑退缩。而马彦伟却对未来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他说,对于我们能控制的事情,我们会用智慧与勇气尽量将风险降到最低,去考虑下一步怎么做,怎样去开辟新的可能性;对于不能控制的事情,我们则会以平和的心态去应对。
在疫情常态化又存在不断变化的后疫情时代,人们纷纷积极投身于复工复产的大潮当中,努力地让生活快速恢复应有的秩序,马彦伟和致良田团队也积极应对着。他不断拓展本地的销售渠道与市场,增大农产品生产销售的可保性;同时,本地学校研学项目的开展也一定程度缓解了损失。变化是永恒不变的,危与机的来临也不会只有一次,只有主动拥抱变化,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才能在后疫情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开拓之路。
在应对解决问题之外,马彦伟仍然思考着如何优化进步,他始终探索着提高作物产量质量和土壤改良的方法,比如针对性的补充沼肥与有机肥、引进绿肥来提高蜜瓜产量,推出生态西梅、藏香猪等新的产品类型……他在2021年的年度复盘中称自己为“农场主”,生态农业的开展对他来说是具有使命感的一件事,这让他始终愿意去做好“农场主的本分”。无论是投入产出比较低的特性,还是疫情、极端干旱气候等客观环境带来的挑战,都从未改变他在阿拉善这片黄沙漫漫的广阔土地上开展生态农业的决心。
走进阿拉善,就不愿走出阿拉善。也许,除了贺兰山、腾格里沙漠、胡杨林这些自然美景之外,阿拉善的人文和情感的力量,也在不断地激励着马彦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他将每一步都走得格外扎实,体现着他对自己初心的坚持与坚信,脚踏在阿拉善的土地上,他坚信人不负青山,青山必不负人民。
(四)
从2004年到2022年,从初见的心仪与念念不忘到如今将近18年的相处,阿拉善带给马彦伟纯粹与宁静的力量,在挑战面前,个人的心灵已然更易沉淀下来。
如今,马彦伟坚持每年在不同的领域开展感兴趣的研究,实地走访调研。他既深入阿拉善,也踏上云南丽江山区,探索各地饮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联。对他来说,这种“玩票儿”性质的调研虽然不能算是正式的研究,却也能让他发现背后的真理。
除了调研,马彦伟保持着每年五六十本书的阅读,让自己与内心能够及时对话。
这样的潜心研究与终身学习的习惯是他应对挑战、坚守初心的基础。
对他来说,无论外界的环境限制抑或是声音干扰,他的身体和灵魂,总会在不断探索的道路上得到沉淀。
附
马彦伟师兄创办的致良田生态农场也在进行自媒体的运营,欢迎大家通过线上渠道,了解更多发生在阿拉善致良田的故事。
公众号和抖音号:致良田在阿拉善。
致良田是一家立足于阿拉善的生态农场,主要业务包括生态农产品和研学旅行两个方向,希望通过生态农业的试验、实践和推广,探索荒漠化地区可持续农业的有效路径。